观赏鱼走进千家万户很多年。从能养活,到想养好,经历了几代人。
今天我们和各位聊一聊,观赏鱼滤材。如果这些观点,对科学饲养观赏鱼,有一丝丝的推动,我们都觉得意义非凡。
闲话少说,先从荷花开始。
当滤材变成荷花,培菌面积全是空谈
滤材是培菌的,不用多讲。滤材挂菌,首先要有一定的条件,我们在市面上看到很多厂家标榜培菌面积。简单说,就是一个空间能培养多少细菌。
实际上,很多滤材犹如这片荷叶,荷叶上的水就像硝化菌。看似表面积很大,实际上只有几滴水能在荷叶上,且附着力较低。
水在荷叶表面的附着力差,是因为荷花表面是不亲水的,回到滤材上,一些滤材因为过分追求材质的特别,导致了滤材实际挂菌效率很低,且菌不易附着。这时,空谈滤材表面培菌面积,毫无意义。
我们经常接到鱼友反馈,一大堆细菌棒堆在过滤里,水质依然不稳定。原因无非:厂家强调滤材培菌面积,却丝毫不提挂菌能力。
其实,滤材挂菌能力和挂菌速度,比培菌面积更具有实际意义。
大量低端细菌棒、细菌屋,几乎都添加了陶瓷染料
市面上绝大部分颜色黄黄的低端细菌棒和细菌屋,所用的原料几乎都是单一的石英砂。石英砂的单价从每吨300元---每吨10000不等。从价格就可以看出原料的差距有多大?这还只是一种原料的差别。
为了让滤材看上去比较规整,颜色统一,厂家会在滤材原料里添加陶瓷染料。本来,陶瓷染料是用于建筑的,比如说地砖、墙砖,这些染料里含有大量重金属。
在滤材制造过程中,除了这些重金属会被带入到鱼缸中,一些本不该用于滤材制造的具有放射性元素的滤料,也因为滤材制造厂的不专业,被混入在滤材中。
可能有人问,陶瓷染料里的重金属,对身体有害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我们先看一下,什么叫陶瓷染料。
大家注意看一下这个陶瓷杯的金边,这就是陶瓷染料,里面含有铅和镉。很多国外商家基于安全考虑,早在很多年前,就明确告知中国代工企业,不要在茶杯和身体直接接触的地方涂陶瓷染料。
另外,鉴于陶瓷染料也有高低之分,但请相信在滤材里添加的染料,绝对是最便宜,重金属含量最高的。陶瓷染料有各种颜色,比如,可以把白色石英砂染成黑色。
使用便宜原料,不仅仅是出于成本控制
很多人以为,一些滤材制造商是因为成本所以采购最低端,杂质很高的滤料,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。更重要的原因是,滤材生产厂,并不清楚观赏鱼滤材制造和瓷砖制造的不同。
某滤材厂的工人,因为掌握了某种滤材的配方,就自己买原料烧制。如果你问他,这个滤材为什么这么搭配,他是完全不懂的。
合格的滤材厂,应该了解各种石材的特性以及会释放什么物质,当这些物质进入水中以后,会和水产生什么反应,这些反应有不好的,有好的,如何在滤材选料上,利用滤料的特性,扬长避短,这种专业的对滤料化学成分的足够了解,第一回合,就把一大部分滤材生产厂家斩下马来。
所以,那些只懂得把土烧成石头的厂家,用便宜的原料,还有一点重要原因,是他们根本不懂滤材制造和其他陶瓷制造对滤料选择的差异。
显微镜下,好滤材和普通滤材,差了不止一点点
我们先看2张图片,都是在树上搭的窝。
从外观看,两个窝差不多吧。这和目前的滤材市场很像。
不少人说,滤材嘛,哪有那么多门道,都是忽悠人。要我说,这些人看滤材就犹如宏观看这两个窝。因为不懂,所以才觉得,都差不多。
现在我们看看第一个窝的内部
这是第二个窝的内部
我们把这两张图拿出来,给各位看,是希望大家明白,好的滤材和普通滤材,犹如这两个窝的内部,构造和复杂性,差了不止一点点。
普通人对滤材的认知,基于我们对滤材知识的了解。但是坦白讲,95%的消费者对滤材只是基于外观的辨识度,其他并不了解。然而,滤材最核心的,是在微观世界下的不同。
为什么讲微观,因为滤材是为了培养菌,细菌本身就是一个微观世界的生物。从学科上来说,只有懂得陶瓷技术,并同时懂得微生物知识的人,才能制造出优质的观赏鱼滤材。
普通消费者,即便不能把滤材拿到显微镜下观察,但有一个道理,一定要相信:基于滤材内部孔道技术的差别,优质滤材和没什么技术含量烧制的“滤材”比较,前者对水的改变是非常迅速和明显的。
明显到什么程度?极端情况下,使用不同质量的滤材,鱼缸的水可以一夜之间,两个世界,毫不夸张。
滤材的不同,实际上对水的影响截然不同
我们尽量把这个问题讲的足够简单。
优秀的滤材制造商认为:鉴于石材里的物质“溶出”到水里的比例是不同的,当这些滤材中不同物质溶出到水中,和水相遇后,会产生反应,比如:拉高ph。
所以,在选择滤料的时候,首先会把引起ph波动的滤材原料,全都过滤掉。
但我们前面讲过,很多滤材厂,根本就不懂滤材对水的影响,他们只知道买最便宜的滤料烧成看似“外观没区别”的滤材,然后拿出来卖钱,所以,这些厂家每天宣传的就是,我们的滤材多便宜。
当这样的厂家,给同样做事不严谨的品牌代工滤材的时候,大家都清楚结果。
没花那么多时间在研发上,就想有好的市场口碑,真的是异想天开。
两年前,一个鱼友找到我们,说在淘宝买了一套品牌滤材,滤材换进鱼缸,ph瞬间9.0。对于一些根本不测ph,不研究什么鱼应该在什么ph下生活更好的消费者,一定会觉得这种PH9.0的滤材也挺好的。
认知,决定了高度。
滤材,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空间结构,并非长得好看不好看
1:看待滤材,首先要明确,培养硝化菌,让其快速稳定的着床,滤材内部必须有很好的结构。
专业滤材制造商,会将过技术和工艺,将滤材孔道控制在几微米-几微米之间,保证硝化菌有效着床。因为滤材结构凭借肉眼很难分辨。那么,消费者怎么分辨好滤材呢?
答案是:用眼睛去观察用了好滤材之后,水的变化和鱼的状态变化。
一定有变化,不是可能有变化。
2:滤材内部结构,决定了培养菌的速度,确保水流的优良贯通性。
3:材质,确保滤材不会引起PH异常波动,确保不会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带入缸中;另外,材质也能有效控制观赏鱼出问题的概率。
滤材内部的贯通性,你了解吗?
一些人在鱼缸里堆满了大量不知道什么烧制的细菌柱,后来发现这些细菌柱很容易堵水,用很久,都不脏;PH一直高居不下。
别怀疑,这些细菌柱的内部结构非常差,水是不能贯通的。因为水不能在滤材内有效贯通,就会出现,滤材堆得越多,越堵水。
继而导致硝化菌着床、氧气、水流速度都受到影响。鱼的密度稍微高一点,经常出现水白、水浑。
当水中存在大量水流死角时,容易产生硫化氢,而硫化氢又能快速致鱼死亡。这就是随便摆滤材、随便用滤材的后果之一。
有些人说,我滤材摆的没问题啊,怎么水总是有问题?你应该记住我的话:“滤材内部的贯通性,你了解吗?”
关于滤材使用或选购,不必担心“别人忽悠你”,当你懂得比别人还多的时候,谁都不能忽悠你。
对于一张白棉养十年鱼的消费者,你可以大方分享自己的养鱼经验,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耐心学习,但不要拒绝新技术带来的,新体验,因为时代的发展,必定是颠覆。
结束语
10年前,我开始买德国的滤材用,那时候120元一升。我用了很多年。
当我们准备推出龙鱼指甲滤材时,我开始深入了解和研究滤材,拜托专业的科研人员帮我检测市面上很多滤材的优点和缺点,了解这个行业的水平究竟处于什么高度。
当我从专业角度了解到我之前用的德国滤材时,我把这几十升德国滤材,放在了阳台。
从一位消费者更换角度,变身看待水族行业,我发现就产品技术而言,德国在滤材制造这一领域,并没有像机器制造一样出众,有些滤材指标,甚至差强人意。
这家德国品牌的滤桶,我用了11年,依然很安静,质量很稳定。但这说明什么呢?说明前几十年,德国在水族制造业,通过严谨的工艺,绝对领跑。但未来10年,德国和国外厂商还会依然领跑水族行业吗?
说实话,我更看好国内的创新能力。
我是龙鱼指甲,一眼看出鱼的问题,我们下期见吧。 |
|
|
|
|
|